
郑侑安 | 禁不住:美好作品打捞器
最新上传:
郑侑安,成长在80年代,幼稚得仍敢冒险。资深文化记者,倦怠于两岸三地各自的陈旧僵化,热衷于冲口而出难免被错认毒舌,趁世界毁灭之前练习坦率。
01/14/2022
它试图提炼和总结我们所处的世界正有着怎样的荒谬,但是很遗憾,现实随时打脸,这样的一部创作,不仅没能提炼出生活中的艺术本真,而且根本无法和我们的生活相提并论。
0
8
11/26/2021
这部电影的初衷与其说是要缅怀梅艳芳,不如说是要创造一种流变下带有回忆光环的香港形象;而只有贯穿其一生,经历不同的历史阶段,才能达到这样的市场企图。
0
6
10/15/2021
这一切在中文世界却是一种奢侈。艺人和创作者历来喜欢将自己和政治及社会议题分开,证明自己的“纯粹”,表明自己的艺能成绩与“肮脏的政治议题”毫无关联。
2
3
09/17/2021
艺人们和幕后创作者们总是充满自信,认为只要避开政治议题,就能明哲保身。他们却没有认识到中国国内舆论的汹涌,以及官方对禁忌的收紧,对曾经缺席监管的暴利行业的决绝。
0
9
08/13/2021
如果我们在9年前前瞻社交媒体的发展,大多数人很难想像,它可以完成叙事,输出观点,从细微的部分零散地开始编织,慢慢描绘出难以反驳的逻辑和前因后果。
0
2
07/30/2021
在次文化影视作品中,有“表番”与“里番”之说,社交网路不停地削弱表番和里番的界线。主流接纳里番的原因,除了当红偶像主演之外,各种卡通化的剧情与表演也消弭了冒犯主流观众的可能,但也难免有LGBT朋友会认为这部剧是对他们的剥削。
0
5
07/02/2021
无论是堕落的恶之华,还是战后的无赖派,现在的低欲望,尼特族,躺平风不断轮回,实际上承担着各自年代里那整整一代人的失落与无助。
1
7
05/14/2021
为什么有议题的电影在创作上就一定薄弱呢?或者说,为什么观众面对这些作品的时候总是不耐烦地标签了它们?可见在多年审查与自我审查之下,关于电影的文字讨论氛围实在恶劣,不知道有井,也不知道有墙。偏见难免。
0
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