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歪脑 WHYNOT
youtube
instagram
facebook
zh-CN
zh-HK
Search
Search
歪脑读
所有文章
文章类别
- Any -
深度报道
图片故事
评论和分析
专栏
读者来稿
话题分类
- Any -
他者之镜
文化人儿
理想派
我是谁
我有药
黄金屋
热点专题
- Any -
#90后
#LGBTQ+
#MadeInChina
#硬核专访
#女权
#影视戏剧
#媒体观察
#新冠病毒
#香港
#台湾
#环境
#职场
#小粉红
#世界华人
#美中关系
#超不能家族
排序
最新
评论最多
点赞最多
Apply
Clear filters
11/23/2021
深度报道
1953年的柏林、1956年的布达佩斯、1968年的布拉格、1970年的但泽、1981年的华沙;当然还有1989年6月北京的天安门广场。为什么这种相似的剧本对香港人来说,无法想像?
0
9
专访Marko Martin:一本写香港的书,一个德国作家眼中香港的双重死亡
11/18/2021
深度报道
两年后回望这一天,在花季无忧的年龄,这件事成使得他们的人生走上不同的分岔路。
0
12
15岁的少年,困在“理大围城”中两年:逃离者与被捕者的人生分岔点
11/10/2021
深度报道
离港前的一段时间里,Steve Vines也收到过来自第三方的警告,提醒他要小心言行:“(对方以)非常间接的方式(提醒),直到今天,我仍然不知道这到底是来自官方的警告,抑或是有人在找我麻烦。”
0
5
专访香港外国记者会前主席Steve Vines:离开香港的家,离开见证历史的34年
09/22/2021
评论和分析
香港新制度下的首场选委会选举,最后只有一名外界视为非建制派的成员进入选委会,结果将影响随之而来的立法会及特首选举
0
3
北京如何确保“爱国者治港”?香港选举制度改革懒人包
08/12/2021
深度报道
“我其实并不怕。只是到了大楼,准备用职员证拍卡通过闸机时,上司过来跟我说,如果想改变心意,现在就可以即时离开。但是我一直都这样说:做新闻无罪。”
0
10
少年,登上香港新闻业这艘将沉之船:三个90后末代《苹果日报》记者的故事
06/28/2021
评论和分析
光是“浊世”和“消磨”这两个词,已为这本历史小书平添一份惆怅和万分无奈,却又在无奈中生出坚持和希望,更在宏观历史研究的巨流中,留住了人间些许方寸。
0
4
日据三年,《浊世消磨》:在极权统治时代,正常香港人这样乱世生活
06/25/2021
深度报道
一场展览,重探Kary Kwok(郭家赐)在九十年代香港留下的创作足迹,以及他所经历的种种九十年代香港作为东西方文化交会场域的人、事、物。
0
10
重寻九十年代的文化香港,香港随时可以再点燃文化——专访摄影艺术家Kary Kwok
05/21/2021
深度报道
一年多来,疫情给艺术界带来的实际的改变是什么?究竟后疫情时代,艺术工作者有怎样的心态变化?我们专访了巴塞尔艺术展“光映现场”策展人、新媒体艺术家李振华。
0
2
专访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“光映现场”策展人李振华:后疫情市场冲击下,你会发现艺术更可爱
05/19/2021
深度报道
一个商业画廊里,出现了一把与建制不同的声音。是否因为这样,才显得周俊辉的展览好像比较割裂呢?
0
3
当蓝丝藏家买下黄丝作品——专访香港艺术家周俊辉
05/12/2021
深度报道
“看着一个荒诞剧慢慢变成一个写实剧,我的难过和愤怒不比当事人少。” ——《野猪》场刊
0
7
她像看过她戏的观众一样困惑——专访香港剧作家庄梅岩
05/10/2021
深度报道
“移民”这个词,隔几年就在香港被提起一次。
0
5
移民,难民,“二等公民”:如果移民是香港人的诺亚方舟
05/04/2021
深度报道
雇主和外佣确是复杂而奇特的关系,需要距离,也需要智慧。
1
4
香港的“现代奴隶制”:雇主和外佣,同一屋檐下两个女人
Lo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