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歪脑 WHYNOT
youtube
instagram
facebook
zh-CN
zh-HK
Search
Search
歪脑读
所有文章
文章类别
- Any -
深度报道
图片故事
评论和分析
专栏
读者来稿
话题分类
- Any -
他者之镜
文化人儿
理想派
我是谁
我有药
黄金屋
热点专题
- Any -
#90后
#LGBTQ+
#MadeInChina
#硬核专访
#女权
#影视戏剧
#媒体观察
#新冠病毒
#香港
#台湾
#环境
#职场
#小粉红
#世界华人
#美中关系
#超不能家族
排序
最新
评论最多
点赞最多
Apply
Clear filters
01/11/2022
评论和分析
“祖先”不是指血缘的祖先,而是“上一个时代的英雄”,我们无疑仍活在他们吹出的风中。
0
5
2019年之后香港的“历史热”:我们都活在上一个时代英雄的风中
12/18/2021
评论和分析
如果不可能言志,妥协后的成品,又该怎样面对观众?
0
2
未来港片中的香港:《梅艳芳》与《智齿》,一切得允许才可展示的香港影像
12/14/2021
评论和分析
哪怕“退出”是一种选择,但威权的政治气候,再加上阵营内部的诸多猜忌,也令民主派陷入了四重困局。
0
4
香港立法会选举2021:当我们失去民主派参选人时,我们失去了什么
12/06/2021
深度报道
经过交谈,笔者大概摸到了这位动物义工对领养家庭的要求:中产,至少要有经济能力负担猫咪的医疗开支。家庭稳定,小孩年纪不要太小。愿意为猫付出以及作出改变。
0
6
人类都市中的善与罪:我们与野生动物的距离
11/26/2021
专栏
这部电影的初衷与其说是要缅怀梅艳芳,不如说是要创造一种流变下带有回忆光环的香港形象;而只有贯穿其一生,经历不同的历史阶段,才能达到这样的市场企图。
0
6
不仅是缺了“六四”和何韵诗:美化前任、家人隐身的《梅艳芳》,和传记片的伦理
11/23/2021
深度报道
1953年的柏林、1956年的布达佩斯、1968年的布拉格、1970年的但泽、1981年的华沙;当然还有1989年6月北京的天安门广场。为什么这种相似的剧本对香港人来说,无法想像?
0
9
专访Marko Martin:一本写香港的书,一个德国作家眼中香港的双重死亡
11/18/2021
深度报道
两年后回望这一天,在花季无忧的年龄,这件事成使得他们的人生走上不同的分岔路。
0
12
15岁的少年,困在“理大围城”中两年:逃离者与被捕者的人生分岔点
11/10/2021
深度报道
离港前的一段时间里,Steve Vines也收到过来自第三方的警告,提醒他要小心言行:“(对方以)非常间接的方式(提醒),直到今天,我仍然不知道这到底是来自官方的警告,抑或是有人在找我麻烦。”
0
5
专访香港外国记者会前主席Steve Vines:离开香港的家,离开见证历史的34年
11/08/2021
深度报道
《港区国安法》2020年通过之后,大量有数年经验、正值当打之年的中生代记者,彻底转行离开了新闻行业。
0
6
2021记者节报道: 不做记者之后
11/03/2021
深度报道
在这座每日充满告别的城市,有些人留下,开一间书店
0
6
离散之下的香港书店
10/26/2021
深度报道
三位流亡英国的香港抗争者与《歪脑》分享他们如何在未知、等待、精神与经济压力之下,尝试建立一个新的公民社会。
0
7
前往英国的香港抗争者:流亡并不是我的人生规划
10/20/2021
深度报道
从京都、山东到香港、台湾,柳广成的“四个家”在不同阶段形塑了他的身分认同。
0
4
专访香港漫画家柳广成:我不特别属于哪里
Lo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