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6/30/2021
这股民族主义浪潮经数年积累,进入你我生活的每个角落。但这股激烈的浪潮能否被官方驾驭,粉红与“正红”之间的张力如何,可能是观察者们常常提醒人们重视的未来趋势,可能也是在“粉红”全面胜利之后,观察者们认为基本盘中可能存在的为数不多的变数。而北京手中的牌,还有很多。
06/30/2021
“小粉红”,自这一名词形成、自成风气,到获得官方认可,期间仅用了短短数年时间,这个主要由青年组成的群体如今已成大势,更引起国际关注。区分于传统的民族主义思潮,他们熟练掌握青年话语体系、接地气、言行激烈,善于推进自下而上的自发审查和举报。

06/24/2021
在很多人心中,《苹果日报》可以因为时代淘汰而结束,但不是以现在这样被政权打压的方式,与读者匆匆地告别。创刊号以香港人为起始,历经风风雨雨之后,《苹果日报》至今仍然能够始终如一地说出,这是一份香港人的报纸。新闻是历史的初稿,《苹果日报》为香港写下了很多历史的时刻,自身也成了香港历史一个重要的部分。

06/22/2021
过去,对政治议题保持沉默是大多数明星的选择。但在政治气氛急转直下时,他们的每一次发言、每一个在社交媒体上的动态都成为他们可能被划入“亲中”或者“港独”依据。他们随时需承受来自中港两地民众的反应,与可能带来的后果。
06/16/2021
在2021年的香港,支援在囚抗争者的支援网络,已慢慢连成一张绵密的网。有团体提供坐监物资、争取囚权,有区议员继续组织公民社会,有支持运动的“黄店”聘请有案人士,市民也自发前往法庭当旁听师、追车师,写信给铁窗后的抗争者,提供情绪出口……他们像一张拉开了的网子,牢牢接住每个面对苦难的人。

06/11/2021
上世纪香港人由英国及殖民地公民(CUKC),到英国属土公民(BDTC),再到英国海外公民(BNO)的变化,不仅带来国籍更迭,更带来对“香港人”身份认同的挑战和变革。

06/09/2021
过去数年,伴随全球民主运动交流趋于频密,威权主义国家相互模仿学习,威权领袖相互串联,乃至威权价值开始占据主流舆论平台日渐登堂入室,或许更值得人们警惕。
06/07/2021
高考的初衷是为社会选拔人才,今时今日,乃至未来,高考选拔出来的人才到底是为了社会服务,还是为现有的上层阶级制造工具人,也引人思考。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新一代的年轻人,无法挣扎,乾脆选择“躺平”。

06/04/2021
三十多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无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,今天防火墙内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小粉红,便是明证,这可以说是一种遗忘术;而这种遗忘术的另一面便是审查,让八九六四在中国互联网上消失的干干净净。

06/03/2021
香港的维园六四烛光晚会,是目前世界规模最大的六四事件悼念活动,甚至是全球唯一针对这场人道惨剧的大型公祭。这场公祭自事件次年始,30年从未间断,每年参加人数数万至十数万不等。除烛光晚会,社会自发六四纪念,在港亦非常普遍;大学、大专院校的学生会、学生媒体,每年六四会发布校媒刊物,回顾历史,也是不成文传统。对天安门事件的认知,是香港社会公民常识的一部分。